節目內容
01:08 | Steven 自我介紹 |
01:50 | 如何走上人因工程之路:心理學與人因工程課程、DELL 實習、微軟正職 |
06:30 | 微軟人因工程團隊介紹 |
10:33 | 雙螢幕如何幫助使用者有效節省注意力 |
14:42 | 人因工程學介紹與目標:表現、安全、效率、舒適 |
18:08 | 人因工程三大主要領域:人體工適學、認知工程學、組織工適學 |
21:10 | 人因工程職位的工作內容 |
26:08 | 團隊職能與合作對象、常用軟體工具 |
30:00 | 遠距使用訪談操作方法 |
32:22 | 人因工程師在組織內的角色定位 |
34:00 | 人因工程師執照 (Board of Certification in Professional Ergonomics) |
35:30 | 人因工程和 UX 差異 |
40:11 | 神經人因工程學 (Neuroergonomics) 介紹 |
44:25 | 腦電儀器應用、Microsoft Teams 視訊會議軟體研究案例 |
51:28 | 與人體計策學專家合作 HoloLens 裝置量測 |
55:06 | 人因工程師的必備能力:認知科學、實驗設計、統計分析、程式設計等 |
59:08 | 擁有特定技能和經驗、產業知識比博士學位重要 |
更多節目材料
Steven 在他的 Medium 寫了一系列的《再談人因工程,和 UX 的同與不同》,對於人因功能有興趣的朋友請不要做過了!

在美國如醫療產業,對於人類因素學的人才要求比較嚴格,因此會希望研究者會有相關證照。這就是這集講者提到的證照: